近日,遼寧省安全生產監管局出臺《遼寧省遏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實施方案》,突出嚴把“四關”,目的是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 嚴把隱患排查關 注重事故警示教育作用,借鑒事故教訓,查找存在的風險漏洞與薄弱環節。抓住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致災因素,排查可能存在的重大風險和隱患。突出人員密集場所,排查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的風險和隱患。重視動火、受限空間作業等特殊作業環節,排查特殊作業的風險評價、控制措施和安全規程。嚴格風險評估論證管理,排查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可能潛在的風險和隱患。進一步明晰監管責任,消除監管漏洞,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嚴打非法違法小煉油、小化工以及危險化學品非法儲存窩點、場所;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 嚴把風險治理關 繪制省、市、縣三級以及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重大危險源分布電子圖、安全風險等級分布電子圖,建立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數據庫;建立完善本地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現省、市、縣三級聯通。 建立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分級管控、公告預警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制度;對重點設施、重點場所、關鍵部位、關鍵環節以及重點人群嚴格監管,有效管控。 涉及光氣、液氯、液氨、硝酸銨、硝酸胍等物品的生產經營企業儲存場所與周邊安全距離不滿足總局13號公告的,一律停止使用;各地區、各部門要對轄區內涉及此類物品的生產經營企業進行詳細排查。 督促企業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通過定量風險評價方式進行安全評估,個人和社會風險值超過相關限值標準的,必須采取降低風險的措施,周邊有人員密集場所且風險不能降低的,要立即采取停產整頓、轉產、搬遷、關閉等強制性措施。各地要對轄區內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進行排查,并建立排查檔案。 繼續推動18種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化工裝置及74種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裝置完成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在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安全使用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審查時,要將“兩重點一重大”生產儲存裝置是否按要求設置自控系統作為重點審查內容。 要加強試生產安全管理。企業試生產前要明確總承包商、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等相關方的安全管理范圍與職責。要加強試生產前各環節安全管理。要制定試車方案,確認試生產條件。 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動火作業全部按特級動火進行升級管理。對承包商要實施資質審查、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管理,鼓勵企業引入第三方對檢維修及動火等特殊作業實施專業化監管。 采用新工藝、新配方的企業必須經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單位開展反應風險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嚴禁采用未經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及未經安全可靠性論證的化工工藝從事生產。 各地要督促企業加強對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倉儲經營單位的倉儲操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做好危險化學品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培訓考核。 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對未經許可經營、超許可范圍經營、許可證過期繼續經營煙花爆竹的,責令其停止非法經營活動,嚴厲處罰;對屬于“兩關閉”的零售經營單位,一律吊銷經營許可證;對存在“三嚴禁”“六嚴禁”的零售和批發經營單位,一律依法停業整頓。 嚴把應急處置關 要針對地區實際,制定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預案演練并及時評估和修訂,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推行企業應急處置方案專業化、簡明化、卡片化。 嚴把防控體系關 強化“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加強城鄉規劃和用地控制,提高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準入門檻。嚴格涉及硝酸銨等爆炸品、硝化棉等易燃品、有毒有害氣體和甲類、乙類易燃液體及液化氣體的項目審批。嚴格落實我省煙花爆竹產業政策和煙花爆竹批發企業布點規劃,保持全省批發企業現有設點布局不變,數量不增。嚴格煙花爆竹批發及零售經營許可審查,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煙花爆竹經營企業。 《方案》同時還要求各市、各有關單位要細化責任分工,明確時間進度,突出重點,精準發力,采取措施。要以本實施方案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重點,開展檢查排查。對于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和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采取措施嚴肅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