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生產企業的發展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始終是業內人士高度重視的一個話題,討論的焦點大多集中在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方面,然而,通過對近十家花炮生產企業的調研發現,花炮生產企業自身存在的頑疾,才是制約花炮產業發展的內在原因。
頑疾一、經營模式成舊
企業經營是企業對市場競爭態勢和發展趨勢作出反應的一種方式和方法,并且這種方式和方法在特定的環境下是有效的。從這個定義看,目前花炮生產企業的經營模式缺少的正是對市場競爭態勢的研判和競爭趨勢的掌控,從走訪的企業來看,注重速度、注重數量、注重市場份額的思維定式,把企業間的博弈當成了競爭的焦點,這種由于模式成舊而形成的思維定式造成了企業經營思路的僵化,所表現出來的企業間相互挖客戶、拼價格、透支信用等成舊模式的癥狀,使得花炮生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缺少共存共贏的胸懷,雖然最近幾年在花炮產業的產量和銷量上有一定的增長,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未得到明顯的提升,整個行業的發展戰略受到了制約。其頑之固,其疾之痛可見一斑。一些花炮企業集團的出現,企圖改變競爭格局,由于經營模式沒有創新,思維定式固化,無非是抱團取暖,而非抱團突破,難免陷入重車趟泥濘之路的困境。
解決思路:以大市場的胸懷,以注重質量、注重價值、注重效益的眼光,審視自己的經營模式,以充分挖掘客戶價值為楔點,修正完善自身的經營模式。
頑疾二、品牌文化底蘊不足
說起品牌,沒有哪家花炮生產企業不承認其重要性。但其市場上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中,真正具有品牌文化底蘊的產品,或者說能讓消費產生重復購買愿望,認同其品牌文化的產品寥寥無幾,“瀏陽花炮”其地理性標志在消費者心中地位雖不可撼動,但假冒偽劣產品,不時的挫傷著消費者對“瀏陽花炮”信任。有業內人士曾說,由于花炮產品消費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消費者很少從品牌去選擇產品,那么換一個角度想一下,正因為在花炮產品中,沒有獨特的品牌文化價值的產品讓消費者去選擇,這就使得消費者在選擇花炮產品時,只好去選擇地理標志??“瀏陽花炮”。表面上看是對“瀏陽花炮”的依賴和認同,其背后卻是一種無奈。由于花炮消費滿足的是消費者情感釋放的需求,對花炮產品品牌的文化底蘊要求層次更高,產品名稱和包裝畫面固然重要,但由于品牌的文化底蘊不足,產品包裝無論怎么設計,難免花里胡哨,毫無根基,直接誤導了消費者對品牌的選擇和認同,也恰恰證明了花炮生產企業對自己的品牌文化底蘊不足而導致的信心不足。
解決思路:注重研究消費者的需求特點,挖掘品牌的文化價值,培育品牌的文化底蘊,多層次的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頑疾三、產品雷同現象嚴重
花炮產品的雷同現象,最近幾年愈演愈烈,這是被走訪的幾家花炮生產企業一致的感慨,特別是組合煙花類產品,很多廠家的所謂產品創新,實際上走的是改良、甚至照搬抄襲的捷徑,把市場上的暢銷品種。通過解剖,變化一下編排,換一下筒規,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更改一下產品名稱,就可以以較低的價格投放到市場。真正的產品研發和創新者的成果,就這樣被雷同化了,嚴重的挫傷了致力于新產品研發企業的積極性,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帶來的后果必然是價格競爭更激烈,直接威脅生產企業的生存,雖然最終有可能出現物極必反的曙光??行業的重新洗牌,但這個過程的殘酷程度是難以預見的,鹿死誰手終難斷定,一旦大家都傷了元氣,勢必造成整個行業的衰退,這是此頑疾不除帶來的嚴重后果。
解決思路:走產品專業化產生之路,在抓好產品研發的同時,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圍繞滿足消費者需求,展開市場營銷。
頑疾四、核心競爭力不強
有市場就有競爭,和走訪企業聊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方面的問題,企業方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自信。有的企業也沒有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意識,有的企業有這樣的意識,卻找不到自己的競爭優勢。其實企業間的競爭恰如自然界不同生物種之間的競爭,弱者之所以能夠生存、繁衍,是因為它們與強者之間的生存空間不完全重合,即各自有各自的生存空間,而能否守住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憑的就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花炮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主要癥狀為:重產品銷售,輕市場營銷;重企業規模,輕模式創新;重市場份額,輕客戶價值提升;重品種開發,輕精品打造;重包裝設計,輕品牌價值培育。這孰重孰輕之間,讓花炮生產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顯得步履蹣跚。企業間競爭的目的,不是把同行置于死地而后快,而是通過競爭,發揮自身的優勢努力擴大生存空間不重合的部分。
解決思路:圍繞競爭九力(資源力、整合力、決策力、執行力、營銷力、產品力、制造力、研發力、品牌力)找到自身的優勢,將優勢打造成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