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參加會議,代表們將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來自瀏陽的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赴京參加會議。
在赴京前,張學武代表便認真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聽取民意,醞釀提出議案、建議。今年,他一共帶來了六個建議,準備向大會提出。張代表將提出的建議包括以下內容:
建議一:打造食品“燈塔工廠”,提升我國食品工業國際競爭力;
建議二:加強中非農業合作,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全球化發展;
建議三:依托科技創新,推動中國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建議四:關于新時代支持煙花爆竹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建議五:紓解涉農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建議六:堅持科技創新,決戰脫貧攻堅,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張代表所提的第四條建議:關于新時代支持煙花爆竹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其建議摘要如下:
1、對煙花爆竹燃放不能搞“一刀切”,應實施“禁改限”。
要支持煙花爆竹產業實施科學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堅決反對類似于河南省政府全省全域禁放“一刀切”的這種懶政行為。可以參照首都北京的相關政策,近些年來,北京對大氣污染的問題尤其重視,且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不遺余力,但北京至今并沒有實施“一刀切”的禁放政策。北京市政府積極聽取民意,舉行了北京市“禁改限”立法聽證會。當時,市民代表16位陳述人中有11人對“禁改限”持支持態度,并且對法規的細化完善提出了具體建議。《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第十四條規定:本市五環路以內(含五環路)區域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此外,五環路以外區域,各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求劃定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可以燃放煙花爆竹。
2、對煙花爆竹產品進行科學而嚴格的分級、分類管理。
應盡快完成對《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的修訂,盡快啟動對《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對煙花爆竹產品進行科學而嚴格的分級、分類管理。出臺城市煙花標準,在現有C、D級煙花爆竹產品基礎上,按照無噪音、無污染、無人身危害的安全環保要求進行制定,以此全面促進產業升級。要參考歐、美等發達國家進口煙花爆竹時的安全環保標準,對個人消費類(如噴花類、旋轉類和玩具類煙花)再進一步控制產品藥量,并給出明確安全環保相關技術指標。
3、將消費稅改為在煙花爆竹消費終端征收。
在《稅法》修訂時改為對煙花爆竹的消費終端征收消費稅,而非在生產環節征收,利用市場和行政兩只手來共同調節消費人群和消費數量。
4、國家環境保護部門應組織修訂PM2.5的標準和考核方法。
學術界已經公認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煙花爆竹主要為瞬時污染,且污染物以PM10為主,大多數可以自然降解。但當前PM2.5的標準和考核方法主要是由一些污染型企業參與并制定的,實行的是平均分攤制。這種考核方法很容易將空氣污染的責任簡單歸結到肉眼易見的煙花爆竹燃放等瞬時污染行為上,而真正的污染“殺手”卻躲在灰暗地帶繼續制造污染。所以建議國家環境保護部門應盡快修訂PM2.5的標準和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