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難得在家鄉過年,除夕那晚,按祖制鄉俗我應邀去了集團下屬的一家礦山企業去迎春接福“開財門”。
新年零點鐘聲響起,電視里傳出了“拜年啦、拜年啦”的聲音,我被眾人簇擁至大門值班室里,啟動了開關,電動門徐徐打開,訓練有素的值班員工,齊刷刷地點燃了早已擺放有序的煙花爆竹,剎那間,爆竹轟嗚,煙花騰空,把夜空點綴得五彩繽紛。燃放現場煙霧蒙蒙,我故意快步走進煙霧里深呼吸,感到異香撲鼻,濃濃的硫磺味道,瞬間讓我找到了安全感。我想,要是此時此刻這情景在武漢,既美麗了江城的夜空,煙花燃放后的硫磺味又安撫了人們對瘟疫的恐懼。爆竹驅瘴避瘟疫的古老傳說,此時,此刻已無所謂真假,這個時刻都應該是一副神奇的鎮定劑。
這三年來,我為了煙花,爆竹這個非物質文明遺產的千年傳承文化,為了中華民族的這個歷史習俗得到保護,讓煙花的絢麗永遠綻放在天空,我奔走呼號,并斥巨資拍攝電影《李畋傳奇》。盡管前行中很艱辛,但終于獲批,不久就要與觀眾見面了。
去年我的網絡文章《煙花如此絢麗,問君何忍封殺?》發表時,深恐無人響應,萬沒料到至今閱讀率己近三十萬,僅昭萍網一家網站的閱讀率就已超過十萬了。疫情期間關注度更高,讀者數量倍增。
由此可見,對煙花爆竹的歷史認可和情有獨鐘的人太多太多了,有關部門為何不網開一面,在加強管理的基礎上開放空間,不搞“一刀切”禁放呢?
有心人,天不負。我們的吶喊,更多的是民心的呼喚,感動了許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把人民的心聲和產區人民的懇求傳達到了國家頂層,許多的政府部門,還因此而聯合發了專門文件,明確禁止“一刀切”的粗暴簡單的行為。
反“一刀切”禁放的道路還很長,而且會很艱辛。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尤其是這次疫情過后,我堅信,總有一天,煙花爆竹這個人民喜愛、又象征國富民強的傳統吉祥物,永遠絢麗在世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