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喜歡放炮,特別是過年的時候,他常說,小時候過年就算吃漿水菜也是要放炮的。而我正好相反,越大越不喜歡這個,每到過年就不出門,因為街上經常遇到亂丟炮的無良人士,正走著突然在耳邊或腳下一聲炸響,總是讓我很不舒服。
我在工廠家屬院長大,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放炮,大多都是初一十五在自家門前意思下就好。父親卻對這個從不馬虎,往往提前半個月,就會購置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的鞭炮。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爺的日子,往往那天全廠就父親一個人在放炮,我當時很困惑,猜想可能因為他是廠后勤部長,主管廠里的商店、招待所、大食堂等等民生單位,算是灶王爺的嫡系部隊吧。
父親每次送灶王爺都帶著我。
上香放炮的時候,他總是雙手合十,并念念有詞的說請灶王爺多多美言,多多美言,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跟奶奶一模一樣,我在旁邊想笑卻不敢笑。
除夕晚上更是不用說,印象里春節聯歡晚會0點時,趙忠祥都會說幾句話,我從小到大都沒聽清過他講什么,而且基本上連看他口型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通常這個時候都會被父親叫去舉拐杖,姥爺的拐杖。
我家住2樓,父親會把姥爺留下來的那個拐杖從大衣柜上拿下來,把炮的一頭固定在拐杖上,然后讓我和我母親舉著從二樓的窗戶上伸出去,他興沖沖的炮到一樓去點,點完后一臉喜氣的站在旁邊抽煙,而我卻總是很擔心一樓那家的窗戶玻璃。
年初一早上5點迎接新年,父親通常4點就起來了,煮幾個母親除夕夜準備好的元宵,就開始繼續往拐杖上掛炮,弄好后叫醒我。他自己穿上大衣,帶著一個手電筒就出去了,他是去辦公樓樓頂上掛炮。
5層的辦公樓,他買的鞭炮能從樓頂掛到樓底。
到5點后我跟母親在家里放,他在辦公樓放,半小時后他回來,斜挎著手電筒,背著手抽著煙,哼著小曲,兩眼發光喜氣洋洋。
不要以為這就完了,6點的時候,父親跟母親兩個人會收拾妥當,穿戴整齊的帶著鞭炮去燒香,我們當地有個香火圣地也叫靈隱寺(跟杭州同名),逢年過節那里都是人山人海,初一去燒香敬佛,討碗齋飯吃是父母每年必做的功課。
我從沒跟他們去過,小時候認為那是迷信,長大了是想睡覺懶得去,父親從不強迫,說是爺爺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一不許催人』,母親總會給我帶回些早飯,然后說給我求了個上上簽。一張紅紙上寫了幾句我完全不知所云的話,看的我又想去睡覺了。
初三燒紙祭祖,初五迎財神,十五元宵節更是不用多說,除此之外,父親對二踢腳和串天猴更是情有獨鐘。
說起二踢腳,真是好久沒看到過了,小時候多,細細長長,偶爾有紅紙包著,放的時候要先把捻子撥出來,膽大的人拿在手上,我總是立在地上,一點,碰~ 飛到半空中,啪~
我有時候會找個鋼管或者鐵管,插在地上,把二踢腳點著了順著口上滑進去,二踢腳在里邊一炸,碰~~ 飛的更遠了,像迫擊炮一樣,嚇的對面房頂上的鴿子亂飛,這是我們的最愛。
可是,舊式的二踢腳不知道為什么越來越少了,一種新型的二踢腳開始搶占市場,這種二踢腳會炸2下,在地上炸一下,飛到天上去炸掉,這樣就無法拿在手上放了。這一度讓我們小孩子很苦惱,但是父親卻不當回事。
有一次,父親要去廠澡堂洗澡,臨出門他抓了一把二踢腳和串天猴,還拿了一個母親的電工手套。
我在寫作業,就聽著『碰~~啪~,巨~~啪~』的聲音慢慢遠去,父親邁著方步抽著煙一臉喜氣的樣子浮現在我眼前。
果然,他一回來就跟我說他的新方法,把已經被熏黑的白電工手套給我看,說用手套前端虛捏著炮放,就可以跟以前一樣了,我真是佩服他的膽大。
初中的時候,有一年廠里效益很好,過八月十五,父親買了很多禮花彈回來,帶著幾個同事,跑到廠里廣場旁邊的樓上布置,那時候可不像08年奧運會開幕式,煙火都不是電腦控制的,完全人工,而且沒有現成架子。
父親找了個木匠,現做了個架子,把串天猴,魔術彈之類東西都插在上面,然后把禮花彈分類,高空的、低空的、旋轉的、帶花的、有降落傘,按順序組合在一起放,那天晚上8點到9點那一小時,我們看到了跟電視里一樣的煙火匯演,全廠人都過了個很開心的中秋節。
1995年,爺爺因食道癌在過年期間去世了,那年父親沒有放炮,爺爺出殯的那天,別人放了很多炮,他只是遠遠的看著,默默的抽著煙,一臉的落寂。
之后的幾年,廠出了規定,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我終于可以聽清楚大年三十晚上12點時主持人說的那幾句話了,過年也可以去外面走走了,滿城硝煙彌漫的情景終于沒了,我很開心,可是父親過年時卻不太像以前那么高興了。
考上大學后我就離開了家鄉,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我在家過年的次數不超過一個巴掌,前幾天堂妹在QQ上留言說,二叔跟我說你好幾年都沒回家過年了,說的時候眼淚掉下來了,我們三十那天都在你家,陪二叔二嬸過的年。
看著留言,我一陣愧疚。
昨天晚上11點,三叔打來電話說,你父親今天60歲生日,你打個電話問候下吧。我抽了自己一耳光,然后打電話過去,母親接的電話,說父親在洗澡,等會打來吧。
一分鐘后,父親打來電話,我有些尷尬的開玩笑問他六十大壽有沒有放炮,他說放什么炮啊,這算什么事啊,沒什么感覺,只是昨天從地下室提東西上來時,感覺比以前累了。然后又開始跟我絮叨,讓我在外面注意身體,做工作不要犧牲健康,很多毛病都是年輕時不注意落下的,人生要有計劃等等等等,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
這讓我一下子想起小時候,父親帶我送灶王爺時,雙手合十,念念有詞,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旁邊鞭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而我想笑卻又不敢笑。
如今坐在上海的房子里,聽著外面時不時傳來的鞭炮聲,想起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卻感覺很溫暖,以前不懂的東西開始漸漸明白,以前不碰的事情也開始重新審視,我想以后的節日也會準備一串鞭炮放一下,然后去杭州靈隱寺給他們求個平安。
就像父親做的那樣。
來源:知乎
作者:BBKinG
(信息來源:瀏陽煙花易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