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了1000多年的花炮行業,現狀如何,未來又會怎樣?帶著疑問,3月中旬,記者南下煙花主產區深入探訪,看到了——花炮產區的新變化 。
碰巧一場冷空氣剛剛橫掃而過,春寒襲人,卻擋不住路兩旁的油菜花成片地怒放盛開。在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意中,記者先后走訪了江西上栗和湖南瀏陽。
企業主比任何人都重視安全生產
在上栗縣,我們見到了農業部煙花爆竹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何宏寓。他表示,2016年,上栗縣90%以上常規煙花爆竹產品都實現了生產機械化,如自動結鞭、氣動混藥、循環熱水烘干等等,僅2015年一年就獲得62項機械研發專利。
據介紹,在政府的安全技術標準要求下,通過市場優勝劣汰,短短幾年時間,上栗縣的花炮企業就壓縮到了現在的450家,僅去年一年就關停了233家。企業少了,但是花炮生產的技術水平卻在不斷提高。由上栗縣牽頭研制的無硫發射藥,不僅明火點不燃,燃放時無有害氣體產生,而且發射藥量還減少達40%;新開發的開苞藥,也不含硫磺和金屬粉。
在這里,我們首先參觀了盛鼎煙花集團的生產廠區。這是一家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花炮企業,廠區依山而建,工人們都零星分散在由防爆墻隔斷的廠房內工作,主要生產環節也都被各式機器所代替。生產區域的視頻監控,不僅企業自己可見,據說縣花炮局也實時可見。
而更吸引我們的則是盛鼎煙花集團董事長劉方國經歷的花炮故事。出生貧寒農家的他,4歲就跟著母親在村里的鞭炮作坊做工。當時大家都是在煤油燈下插引線,安全狀況可想而知。他回憶說,小時候,周日一放假他就要鉆餅子(鞭炮生產過程中的一道工序),自己當時已經熟練到不看鉆子都能定位到鉆孔位置的程度。而長年累月干同樣的工作,以至于至今他的手上還留有磨刻的印記。
初中畢業后,劉方國就到了鄉花炮廠工作。2000年前后,他自己創業開辦花炮廠。為打開銷路,他背著包到處跑市場。有一年早春跑東北市場,早上5點到達火車黑龍江佳木斯,為了省下住賓館的錢,他就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在街頭等待,差點丟掉了性命。
劉方國今年已經50多歲了,他的這些經歷,在他這一代花炮人身上幾乎都能找到類似的痕跡。還有一個花炮廠老板,因為第二天客戶要來考察訂貨,他沒錢請客人進飯店,就想在家里招待。苦于沒錢買魚,就頭天晚上自己下河摸魚,湊齊了第二天的一桌菜。現在,他已是身家幾千萬的老板,依然難忘當年的經歷。
可想而知,在生存都困難的情況下,他們在安全上的投入能有多少?也正因為這種粗放式的發展,曾使得花炮生產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也讓社會對這一行業產生成見。
到了今天,當上栗縣里推出安全保障措施,要求“減少人邊上的藥,減少藥邊上的人”,做到“企業可防,政府可控”時,劉方國說,作為企業主,大家都極力擁護,愿意規范管理,確保安全,“因為出了事故,是真承擔不起,老板比任何人都重視安全生產!”記者隨后參觀的其他工廠里,企業主們也都不斷強調,“按照現在這樣規范化的管理,雖然不敢說可以確保不出任何事故,但是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大的死傷事故是絕對不可能會發生的。”
從“創業一代”到“創新一代”
原先劉方國是自己背著包跑市場,現在他的公司已經開始在網上賣煙花了。公司推出二維碼,到了“安全可進超市”;只要掃一掃,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要,提供專門定制服務,來吸引年輕人對花炮的興趣。劉方國說,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都得益于他的總經理——一位80后年輕人。
在瀏陽,我們同樣見到了這樣一批年輕的花炮掌門人。1987年出生的大吉煙花老板施天就是其中一位。學習工商管理出身的他認為,花炮企業最大的財富還是人。因此,在規劃建設新廠區時,他的標準甚至要比當時的最高安全標準還要高。他說,這樣做,一是為未來可能提高要求的新標準預留空間,減少改造升級的麻煩;更重要的還是確保工人安全生產萬無一失,既為企業健康發展也為員工家庭幸福著想。為此,大吉煙花新廠房建設,從征地到投產差不多用了七八年時間,耗資過億。而進入大吉煙花廠區,運送貨物的通道和職工行走的通道,則是完全分開的兩條道路,細節如此,深感老板的統籌思維和安全意識。
和瀏陽的其他花炮廠一樣,施天也特別重視新技術的運用。現在,他們生產的花炮基本上都是由廢紙化漿后加入淀粉調制熱壓而成,不僅實現了流水化工廠作業,大大減少了勞動用工量,也大大提高了煙花的安全性和品質的穩定性。
施天非常贊同“不是企業越賺錢員工越快樂,而是員工越快樂企業越賺錢”這句話。因此,他正準備著力對員工生活區進行改造,增加文體娛樂設施,為員工創造幸福穩定的工作環境,期待能吸引到更多更高層次的人加入到他的企業中來。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期,花炮行業也不例外。“創業一代”的花炮人正在向“花炮二代”交班。作為政府部門,瀏陽市花炮局早早地就注意到了這一動向。他們組建了瀏陽花炮青年企業家聯盟,每月開展一次中青年企業家主題交流活動,并建立了“微煙材料孵化平臺”和“花炮機械服務中心”兩大科技孵化平臺,整合本土專業人士和高校專家資源,抓好行業共性、重要科研項目的開發,全力支持“花炮二代”成為“創新一代”。
在新一代花炮人的強力推動下,近年來瀏陽已先后成功研發了微煙無硫發射藥、微煙引線、模壓環保組合煙花等一批安全環保新成果。為支持科技進步,政府還設立了1000萬元專項資金,聚焦微煙環保煙火藥和智能自動化機械設備科技創新項目,面向全球開展煙花爆竹重大技術難題攻關,積極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
在瀏陽,我們不僅看到了“創業一代”中的年輕人,也看到了再出發的老組織。供銷合作社旗下、原先只做銷售的安徽盛虹煙花爆竹集團也在瀏陽收購了工廠——國泰煙花,參與到生產環節中。這家占地面積1000余畝的花炮工廠,年總產值可達億元,出口歐美亞多國,內銷覆蓋閩粵魯豫等多省。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供銷融合提高花炮產業發展效率的步伐,也看到了在供銷合作社深化綜合改革中,供銷合作社企業充分挖掘原有銷售渠道價值、延伸產業鏈的發展脈絡和廣闊前景。
據瀏陽花炮局的輿情監測顯示,隨著各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安全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社會大眾對于花炮行業的認識正逐漸趨于理性。經過市場的選擇和整合,這個行業將變得更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