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財經3月14日北京報道(記者潘曉亮)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今年兩會關注的很多話題超越了他所在的行業。
為了今年兩會上繼續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吳向東于2015年7月16日就著手準備,邀請在湘全國人大代表何寄華、許菊云、張曉慶、黃小玲等5人對煙花爆竹產業進行了調研,通過走訪湖南瀏陽部分工廠、企業座談、聽取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等方式,獲取了大量信息。
于是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份《關于政府有關部門優先落實資金、淘汰高危行業落后產能、促進煙花爆竹安全發展的建議》就提交了大會。
煙花爆竹企業存在“小、散、亂”的特點
據了解,目前,我國煙花爆竹行業年產值600億元,其中出口約10億美元,出口總量約占全球總量的95%,出口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文化對外傳播中最亮麗、最受歡迎的名片之一。
近年來,國家安監總局等部門高度重視煙花爆竹安全生產,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初步建立了煙花爆竹生產經營法規體系,煙花爆竹生產事故總量和傷亡人數明顯下降,群死群傷事件明顯減少。
同時,煙花爆竹行業在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行業秩序進一步規范。但是,由于煙花爆竹行業起點低、基礎薄弱,分布散、規模小,管理亂,加上從業人員素質低等原因,煙花爆竹在生產、運輸、燃放過程中事故率仍然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仍然時有發生。
根據吳向東代表的調研,當前制約煙花爆竹產業安全發展的主要有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煙花爆竹企業“小、散、亂”,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導致事故頻發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黑火藥和引火線等原料運輸是煙花爆竹生產中安全隱患最大、對公共安全威脅最突出的一個環節。
第三,煙花爆竹稅收政策不合理、執行不規范,嚴重制約煙花爆竹企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
第四,淘汰煙花爆竹落后產能政策不配套、資金不到位、機制不健全,企業關閉退出、轉型升級動力不足。
據統計,當前,全國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近4000家,分布在15個省市區,其中85%集中在湘贛兩省傳統主產區,其余15%分散在陜西、廣西、四川、貴州、湖北、重慶等13個省市區。據統計,在湖南瀏陽、醴陵和江西萬載、上栗4個傳統核心產區,煙花爆竹行業死亡率是每10萬從業人員2.7人,僅為全國平均死亡率的六分之一(全國煙花爆竹行業死亡率每10萬人為17.3);而在非主產區,這個數字是75.7人,是全國平均死亡率的4倍多。由此可見,非主產區是煙花爆竹安全事故的重災區。
非主產區煙花爆竹事故頻發,主要原因:一是企業規模小,安全投入和管理措施難到位。二是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低。三是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四是監管執法難覆蓋、難到位。
與非主產區相比,核心產區的情況則大不一樣:一是上下游產業鏈完備。二是管理規范,工藝先進,從業人員素質較高。三是安全監管體系相對完善。
淘汰落后產能可以促進煙花爆竹行業安全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吳向東提出了推動煙花爆竹產業安全發展的一些建議。
他指出,基于煙花爆竹行業的高危險性和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為了促進煙花爆竹產業安全生產,致力于煙花爆竹產業“供應側改革”,加快引導高危落后企業關閉退出和兼并改造提升,大力推動“四化兩型”(企業集約化、設備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信息化和過程安全型、產品環保型)進程,大力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專項行動,提高行業裝備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堅持強化監管執法和深化專項整治相結合,從嚴整治各類非法違法行為,推動煙花爆竹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吳向東認為,淘汰落后產能是促進煙花爆竹行業安全發展的重要舉措。
他的具體建議包括: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建議國家安全監總局牽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參與,出臺有關意見,加快非主產區企業退出步伐,促進全國煙花爆竹產業向湘贛核心主產區集中。二是引導非主產區企業有序退出。建議財政部牽頭,發改委、工信部、安監總局等部門參與,研究制定《煙花爆竹企業退出補償辦法》,將依法退出的煙花爆竹企業優先納入中央財政關閉小企業專項補助資金支持范疇。三是依法關閉不具備安全條件的企業。建議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牽頭,嚴格監管執法,對重大安全隱患拒不整改,或難以有效整改達標的;發生煙花爆竹生產死亡責任事故,必須重新審查安全生產條件,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一律提請地方政府依法關閉。四是支持退出企業轉型。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參與,比照《促進傳統老工業工礦區轉型發展的意見》,研究制定鼓勵煙花爆竹企業轉型發展的政策措施,對退出企業轉產創業予以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