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召開《長沙市煙花爆竹安全生產與產業引導條例》(下稱:《條例》)新聞發布會。《條例》在煙花爆竹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產業引導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旨在通過立法查漏補缺,引導煙花爆竹產業健康發展。
《條例》分為總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產業引導、法律責任及附則,共六章四十七條。適用范圍為長沙市行政區域內,考慮到僅在瀏陽市、寧鄉市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條例直接規定瀏陽市、寧鄉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職責。
記者了解到,《條例》立足“小切口”,在第二章重點規范了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應當履行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特別是對作業人員的資格要求進行了歸納和強調,細化了安全操作的規程規范,明確了企業的帶班制度、班前會制度等。
此外,針對在立法調研過程中反映存在的煙花爆竹原材料質量不高、危險品處置不規范等問題,《條例》第三章規定了督促企業完善原材料產品質量體系、建設煙花爆竹處置場、規范危險品的處置方式等內容。
目前,長沙市煙花爆竹產業面臨著內銷市場萎縮、外銷出口受阻、產業轉型升級困難等困境,需要引導煙花爆竹產業健康發展。因此,《條例》第四章明確了引導煙花爆竹產業走專業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安全生產發展道路,同時,考慮產業現實情況,從傳承與創新、品牌建設、人才培養、鼓勵出口、標準研究與制定等方面設置了優化營商環境條款等內容。
如《條例》規定,長沙市及瀏陽市、寧鄉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煙花爆竹產業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煙花爆竹產業實現安全環保、傳承創新和文旅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通過市場調節組建煙花爆竹產業集團,改善安全生產基礎條件,促進產業整合發展。鼓勵生產企業研發、生產無硫微煙等安全環保的煙花爆竹產品,開發適合城市燃放的煙花產品,新產品投產前應當進行安全論證。
《條例》還表示,保護和傳承瀏陽花炮制作技藝,推動其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鼓勵煙花爆竹產業與文化、旅游、演藝等產業的融合,構建新型焰火文化旅游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