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禁放政策制定與執行中的法律問題
2018年6月1日
中國(瀏陽)國際煙花爆竹交易會主題活動——“花炮產業與文化高峰論壇”在湖南瀏陽舉行,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輝律師律師應主辦方邀請,回鄉出席本次活動并做《煙花爆竹禁放政策制定與執行中的法律問題》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
很高興回到煙花之鄉瀏陽參加“花炮產業與文化對話”論壇!感謝主持人,給我機會擔任本次論壇的主講嘉賓,為故鄉的煙花再次發聲!
近年來,個別地區對煙花爆竹實施禁放政策引起的爭議屢屢成為新聞熱點,如何理性制定煙花政策,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天,我想以一個法律人的視野,談談我對禁放政策的態度和看法,與各位進行交流!
一、煙花爆竹的法律定義
2006年1月,國務院發布《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該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煙花爆竹,是指煙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產煙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藥、煙火藥、引火線等物品”。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國務院給煙花爆竹的法律定義為煙花爆竹是制品、物品,是工業產品,該定義主要是從安全角度揭示煙花爆竹的可燃可爆特點,告訴公眾煙花爆竹是可怕的,不安全的。2012年4月長沙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長沙市煙花爆竹經營流通市場安全管理規定》第三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的煙花爆竹,是指以煙火藥為原料,經過工藝制作并通過燃放而產生聲、光、色、煙、霧等效果的文化娛樂產品。”從該規定可以看出,長沙市人民政府給煙花爆竹的法律定義為煙花爆竹是文化娛樂產品,該定義認為煙火藥只是煙花爆竹的原料,煙花爆竹是通過燃放展示聲、光、色、煙、霧等藝術的文化娛樂產品,告訴公眾煙花爆竹是可愛的、美麗的!
對一個行為或物的不同法律定義,會導致不同的立法措施和法律后果。面對煙花爆竹的負面因素,我們是一禁了之,還是通過行政許可、限制燃放來進行依法管制,非常考驗一個地區立法者的政治智慧、對民意的態度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包容!
二、從限放到禁放的糾結
在1986年以前,我國沒有制定專門的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法規,一直依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法規對煙花爆竹進行管理。80年代末,全國各大城市因燃放煙花爆竹而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事件逐年上升,煙花爆竹的安全問題開始受到公眾關注。1986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規定部分地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1988年,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加強煙花爆竹的生產和燃放安全。此后,全國共有282個城市制定全面禁放煙花爆竹的法規。1993年10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北京市關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規定當時的城八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然而,禁放法規在二十多年的實施過程中,始終伴隨諸多爭議。很多市民抱怨:缺少爆竹聲的新年令人乏味,如同做菜沒有放鹽。而與此同時,節日期間違法燃放煙花爆竹的事例時有發生,禁放法規陷入“法不責眾”的尷尬。北京市政府法制辦負責人曾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法規的執行效果甚微,執法成本過高,法律的尊嚴受到了挑戰。北京市人大某常委也表示,僅2005年除夕,北京就出動了13萬名警察以及大量街區管理人員巡邏監督。恢復民俗傳統的呼聲日漸強烈,上海、哈爾濱、成都等106個城市開始有限解禁。在北京,解禁的呼聲不僅響徹民間,還成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2005年9月北京市人大審議通過《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禁改限,規定本市五環路以內地區為限放煙花爆竹地區,將煙花爆竹燃放劃分為禁放點、限放區、準放區進行分類控制。但是,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修正案,煙花爆竹燃放政策再次“收緊”,規定本市五環路以內(含五環路)區域為禁放區域,五環路以外由各區劃定禁放和限放區域。像北京市這樣,在限放和禁放政策之間糾結的例子并不少見,曾今出現某個省份在政府發出在全省市縣區域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知僅僅過了兩天又緊急通知收回的滑稽事例。
煙花爆竹到底是該禁放,還是限放,令不少立法者深感糾結!煙花是罌粟花嗎?表面美麗其實是毒品嗎?我們到底應該給燃放煙花爆竹一個什么樣的法律定位呢?
三、應該給燃放煙花爆竹怎樣的法律定位
煙花爆竹以煙火藥為原料,需要通過燃放才能實現其價值和功能。因此,璀璨的煙花帶給人們無盡的快樂的同時,也確實帶給人們在安全和環保方面的悲傷!到底該如何給燃放煙花爆竹以法律定位,確實對立法者是一種考驗!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認為燃放煙花爆竹的法律定位應該是限放而不是禁放,特別不能全域禁放。因為,煙花不是罌粟花!它是帶刺的玫瑰!
首先,燃放煙花爆竹是民族的傳統習俗,很多人喜好它。燃放煙花爆竹是中華民族2000多年以來的傳統習俗,不論驅鬼僻邪,還是紅白喜事,它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喜怒哀樂緊密關聯。美麗絢爛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始終是我們從童年開始最美好的回憶!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其中就包括煙花的美好!因為煙花有弊端,就對煙花一禁了之,不符合民意,是懶政!往大里說,燃放煙花爆竹是基本人權,是憲法保障的公民的文化活動權!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對此項權利予以剝奪是違反憲法的!
其次,煙花爆竹的弊端是可控的。煙花爆竹的弊端主要是安全危害和環境危害。關于安全問題,煙花爆竹有一個被詬病的就是安全事故多,“央視大火”“河南炸橋”等重大安全事故引發公眾等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招致對煙花爆竹行業的詆毀,其次生產、倉儲等過程中也都極易發生事故,所以煙花爆竹安全問題更引起各方的指責,再加之煙花爆竹非生活必需品且售價不菲也是人們對煙花爆竹的損之、毀之的原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煙花爆竹近幾十年來快速發展,它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儲存、運輸和燃放事故呈逐年下降的態勢。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對煙花爆竹產業的追蹤、調查情況來分析,所發生的生產、經營事故以非法、違章生產經營為主,而燃放過程中的事故大部分為燃放人員的違反操作方法所引起。隨著管理的加強、宣傳的到位、科技的進步,這些危害可以逐步降低。關于環境問題,煙花爆竹在燃放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污染,但是煙花爆竹對環境的污染是微不足道的。眾所周知,自2013年以來中華大地數度被霧霾所籠罩。據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仁健課題組與同行合作,對北京地區PM2.5化學組成及源解析季節變化研究發現,北京PM2.5有6個重要來源,分別是土壤塵、燃煤、生物質燃燒、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工業污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這些源的平均貢獻分別為15%、18%、12%、4%、25%和26%。這些數據說明,將霧霾天氣和pm2.5的禍源指向煙花爆竹,是沒有充分依據的,千年花炮不是也不應該是霧霾氣候的“替罪羊”!2013年5月,瀏陽市人民政府邀請全國專家學者、環境專業檢測機構和新聞媒體到燃放現場見證實驗,其檢測結果說明:煙花爆竹對環境的影響是微小和可控的,并不是傳說中的洪水猛獸。其次,以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趙家玉、南京理工大學教授潘功配等煙火學科領軍人物為主,長期組織花炮主產區瀏陽、萬載、上栗、醴陵的廣大花炮技術人員進行科技攻關,成功研制出了無煙、低碳、無硫新型原材料并普及、推廣使用,還對納米、稀土與煙花產品對接應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環境污染監控機制。事實證明,使用環保產品燃放焰火,其污染程度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當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環境損害,我們也要予以高度重視,依靠限制燃放時間和地點以及煙花品種向環保型方向轉變等辦法來予以改善。
再次,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律授權時不能違背立法本意。目前,個別行政機關制定全域禁放政策的唯一法律依據是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的授權。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燃放煙花爆竹,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和種類。”從表面看,該規定似乎授權各地政府可以禁止全域燃放煙花爆竹,但是如果真的全域禁放,那么等于禁止了整個煙花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煙花行業從國家機關依法獲得的生產、經營、運輸、燃放許可證成了一紙空文,禁放政策其實直接沖撞了行政許可法,禁放政策絕對不是《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立法本意,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禁放是指部分區域、部分地點部分時間以及部分品種的禁放,絕對不是全域禁放!
煙花爆竹的弊端遠遠小于利益,我們沒有理由對煙花爆竹采取禁放政策,如果一定要強制執行,也會因為違反民意而不可能長期實施。美國也曾頒布禁酒令,正因為美酒也會有弊端,才會有禁酒令;但美酒畢竟是美酒,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包括美酒,是無法禁止的!因此,禁酒令自1920年實施,一度形同虛設,到1933年就被廢了!由于煙花爆竹的燃放是中華民族2000多年的風俗習慣,由于煙花爆竹本身的美好一面,采取禁放政策肯定是不符合國情民意的,是不可持續的,唯一的辦法是限放!像北京市2005年的立法,禁改限,將煙花爆竹燃放劃分為禁放點、限放區、準放區進行分類控制是科學立法,是兼顧各方利益的完善立法,是解決業內人士、煙花愛好者和禁放提議者之間利益沖突的唯一路徑!
四、煙花產區政府、業內人士和愛好者能做些什么
針對禁放政策對煙花行業帶來的危機以及對煙花愛好者帶來的負面影響,特提出如下建議:
1.在瀏陽成立煙花學院或煙花研究院,對煙花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對煙花技術、管理規范進行研究,對國家相關立法進行研究。
2.通過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對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的修改議案,議案重點要求修改“煙花爆竹”的法律定義,要求采納長沙市人民政府的定義對“煙花爆竹”進行重新定義。要求對條例第二十八條予以規范,明確規定不能全域禁放。
3.加強煙花爆竹的宣傳工作。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以多種方式持續向世界推介瀏陽煙花爆竹。
4.加強煙花爆竹的安全生產、經營、運輸、燃放等領域的管理工作,大力支持煙花爆竹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向管理和科技要安全和環保!
中國是煙花爆竹的故鄉,煙花爆竹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早已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不可多得的瑰寶!對煙花爆竹制定和執行禁放政策是不合法的!不理性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煙花產區的政府、業內人士以及煙花爆竹愛好者身負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和責任,應該勇敢地對禁放政策說“不”,并且團結起來,運用法律的手段、文化的實力為美麗煙花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為建設美麗瀏陽、創新美麗煙花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各位!
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