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計劃,北京另有打算!
再過幾天,保定市將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因為最新出臺的《保定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將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恰恰就在這時,從京城傳來重磅消息,2021年春節煙花爆竹將在2月6日開始向市民銷售,銷售時間持續到2月16日,即:從臘月25日到正月初五,北京人都可以購買煙花爆竹。
既然讓買煙花爆竹,自然就會讓燃放。
根據北京市的有關規定,北京五環內是禁放范圍,這已執行多年,但是對五環外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燃放的。不過,針對燃放區域和時間都有嚴格規定,比如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全天,初二到正月十五早7點到24點可以燃放。
這雖然限制區域、限制時間,但足以為一年一度的春節增添濃濃的節日氛圍,為首都人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增加很多樂趣。
保定剛剛加碼新規、全面禁放,北京就發布開賣煙花爆竹的消息,這讓京畿之都保定情何以堪?
第一,嚴管嚴控不是一棒子打死。
無論是城市治理還是環境保護,我想沒有哪個城市比北京更重視,沒有哪個省份比首都的標準更嚴格,但是他們在具體治理舉措上,并不是經常“一棒子打死”,緣何我們動不動就禁止呢?
就拿煙花爆竹燃放來說,北京這些年是逐年加嚴管控。比如:2021年的煙花爆竹銷售點比去年又減少14個,但還是沒完全禁止;在煙花爆竹生產、運輸、儲存、售賣等環節,新規層層加碼,比如加強培訓、實名登記等,但還依舊允許售賣。
這是什么?
這才是管理,既嚴控嚴管, 更科學梳理。如果只管不理,那干脆什么都禁止好了,煙花爆竹不允許生產,汽車不允許上路,豈不是更安全、更環保,什么風險都沒有了?可這是懶政,是無能的表現。
第二,禁放莫忘傳統習俗的傳承。
“爆竹聲中一歲除”,多么優美的詩句。
千百年來,我們就是在這樣陣陣清脆的爆竹聲中辭舊迎新,創造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的,并將全球億萬中華兒女的心凝聚在一起。
要說禁放是為了環保,每年僅春節解禁幾天燃放,并影響不了什么環境;要說禁放是為了安全,交通事故的危險性并不亞于鞭炮。
只要我們善管善治,春節解禁燃放煙花爆竹,保留傳統佳節的熱鬧氛圍所帶來的社會價值、人民幸福感,遠高于禁放所帶來的安全、環保價值。
如果我們為了禁放而禁放,搞得年味淡了,節日氛圍少了,再加上疫情居家給百姓帶來的壓抑感,真的讓廣大老百姓感覺到生活索然無趣。
第三,北京都允許春節放鞭炮,保定有何不可?
諾大的北京都允許燃放煙花爆竹,難道他們不怕空氣污染?不怕安全事故嗎?人家北京人都在爆竹聲中辭舊迎新,我們作為周邊的小城市,尤其還有那么多人煙稀少的農村,為何就不能讓老百姓燃放幾天煙花爆竹,歡歡喜喜過春節呢?
爆竹一響,不也正是寓意著驅走過去一年的霉氣晦氣嗎?爆竹一響,這不更預示著老百姓的生活紅紅火火、一年更比一年強嗎?
我們不要說禁放新規還未執行就更改不嚴肅,難道我們以往朝令夕改的文件還少嗎?只要老百姓歡迎,只要真心為人民著想,咱改一次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