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瀏陽啟動花炮破局的一系列探索:發布《瀏陽市推動花炮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下稱《瀏花十條》)成為力推轉型的強信號,首屆城市煙花發展論壇激起行業探索突圍的熱潮,今年又實質性落地煙花進景(城)區。
政府全力引導,行業也緊跟步伐積極探索。前有銀洋煙花攜城市煙花上大圍山,后有慶泰煙花發布城市煙花企業標準,7月15日晚中洲煙花亦聯手51花炮平臺舉行城市煙花品牌發布會,并宣布進行深度合作,目標都直指城市市場。
國家強制標準的修訂,是國家部委及標委會根據實際作出的,也可以視作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
近年來,國內城市禁限放愈演愈烈。根據調查,2019年全國各省有86%的城區禁放,11%的省份城鄉全域禁放。
眼看“蛋糕”越來越小,瀏陽花炮何去何從?業內人士及有識之士一致認為,城市,才是煙花的未來。
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向大會提交了《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的建議,在煙花爆竹行業引發熱議,也引起瀏陽人的共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張學武再次為煙花爆竹發聲,提交了《關于新時代支持煙花爆竹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則“建議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禁放改為限放”;全國人大代表黃小玲遞交了一份《關于規范地方政府對煙花爆竹實行“一刀切”式禁放政策的建議》,為煙花爆竹這一傳統文化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2019年5月9日,第十四屆中國(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前一天,瀏陽發布了《瀏花十條》,提出“增加庭院煙花、城市煙花等特色、傳統、小型品種供給”;2019年8月28日,瀏陽舉辦了首屆城市煙花發展論壇,共謀煙花的未來和發展,其重點,便是城市煙花。
今年3月20日,市鞭炮煙花產業發展中心、市煙花爆竹總會發布了關于“煙花進景區”產品征集的通知。
政府部門的全力引導,激活了行業的探索欲望。五一期間,集花炮銷售、形象展示于一體的煙花小屋亮相瀏陽12個景區、公園。銀洋煙花接連三天在大圍山舉辦城市煙花秀,反響超預期。7月10日,慶泰集團舉行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并發布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7月15日晚,中洲煙花聯合煙花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51花炮舉行城市煙花品牌發布會,并宣布在城市煙花供應體系、技術研發、渠道開發及市場運營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逐步形成行業最大、品類最全的城市煙花生產供應體系。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花炮行業也是一次挑戰,但也有企業抓住機遇、尋求創新而獲得突破。
“我們2月份復工以后就滿負荷生產,現在供不應求,有的訂單都推掉了。”劉守俊是瀏陽市南大煙花制作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他的企業專注傳統的吐珠類產品生產。
今年,51花炮平臺幫劉守俊孵化了“星勢力”新品牌和新產品。“品牌更年輕,產品更創新。”劉守俊介紹,不開炸、低噪、安全、效果唯美的新產品很受歡迎,今年僅在51花炮平臺就銷售8萬箱,出口美國1.5萬箱,美國客戶的庫存在獨立日期間賣完后,最近又追加3萬箱。
“我覺得這條路走對了。”劉守俊說,作為堅持“一廠一品”的專業化生產企業,他很難自己拓展銷售渠道。但與51花炮合作后,不僅重新定位了產品、孵化了全新品牌,還有了互聯網銷售渠道,“讓我的產品和品牌在最短時間內被全國客戶知曉。”
“我們依托互聯網服務,賦能上游的生產企業和下游的經銷商,共同讓行業更美好。”51花炮CEO謝毓峰表示,從2018年起,51花炮平臺就開始實施“城市煙花品牌計劃”。在7月15日晚的網絡直播發布會上,51花炮攜包括星勢力在內的15個由其孵化的城市煙花工廠品牌亮相,這些脫胎于老工廠的小而美品牌,如今都展現了新的生機。
“按照計劃,51花炮將在2年內孵化50個優質工廠品牌,建立全行業最大的城市煙花供應體系。”謝毓峰表示,為推動城市煙花走進千家萬戶,未來5年,還將與經銷商合作,在全國200個城市建立城市煙花展示運營中心,全面布局城市煙花消費市場。
面對即將落地的新國標,謝毓峰滿懷期待,“新國標實施那天,就是國內煙花市場的拐點,行業應該拿出更多適合城市環境的新形態產品接棒。”只有這樣,煙花才能重新回歸城市、撬動更具消費潛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