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半夜三點,在宿舍走動、飲食,影響室友睡覺了,算不算沒素質?
問題2.上午十點,在宿舍走動、飲食,影響室友睡覺了,算不算沒素質?
對于問題1,很好回答,肯定算。大半夜的大家都睡覺呢,你走來走去的影響大家,你肯定沒素質。可是對于問題2,這就很難說了。按理說,上午十點,大家都起床該干嘛干嘛去了,我吃吃喝喝來回走動,我應該有這個權利啊,憑什么照顧你睡覺呢?
可是如果在這個宿舍,大家都是每天睡得很晚,中午十二點起床,并且已經形成習慣了呢?你十點鐘影響大家睡覺,確實是影響了別人啊。
所以這個問題就很難說了。
如果在這個社區里,大家早就默認了,逢年過節大家就是要放鞭炮的,就是要熬夜守歲的,那么的確,大家沒有義務照顧那一兩個非要不過節睡覺的人,放棄自己的節日。憑什么你不過節還不讓別人過節?可是如果這個社區里大家都不過節,就你一個人過節放鞭炮,那肯定是你的不對。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放鞭炮的和不喜歡放鞭炮的人數量也看不出誰多誰少。
你說污染吧,確實污染,以前一結婚/開業/財神生日/過年,煙火味滿城區。
你說危害吧,確實危害,總能看到新聞,哪里哪個煙火經銷店炸了,那個炮竹廠炸了。
可有些事,
不是因為污染和危害就禁的,論煙火之污染,大過汽車?論煙火之危害,大過槍支和海洛英?
不是說污染小/危害小就要留著,而是你總要適當的尊重民意,總在說謀子孫萬代,可難道不都活在當下?前兩天某外報剛說大氣層因為中國銀愛吃肉被破壞了,難道我們不吃肉了?這不現實,有一種東西叫習慣,我們可以沒有煙火炮竹,可以沒有春晚一樣,但是有些人還需要炮竹,還需要春晚,對他們而言,過年放炮就是他們的快樂,他們的幸福。有一種東西叫幸福指數,幸福指數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是大家的。
我小時候父母不讓放炮,說危險,但還是喜歡拿著那少少的零錢買上幾個炮竹和小伙伴偷偷放著玩吧?因為沒什么別的娛樂。而今我業已三十,再也不去放炮了,過年時我老娘讓我去放個炮我都拒絕的,因為已經失去那種樂趣了,而放炮過年,在我老娘的眼里,是一種喜慶,是一種幸福。擾民/誤傷,是不正當的施放帶來的后果,就像你開車轉彎加速側翻或撞車一樣。這個后果是可避免的。
我記得有一年出去吃飯,那個時候剛出門就聽見咣的一聲巨響,嚇得我隨手退回來。那是兩個小孩在門前放炮,我第一念想不是這破玩意早該禁了,而是父母怎么管的小孩。這種現象是可避免的,父母的教育,自身的安全意識都可以避免這些不好的后果。
污染是不可回避的話題,但是只是一年一次啊?美國銀過年也砍樹做圣誕樹啊。這是在民意和環保之間的權衡。就像經濟不發達地區還在招重工廠一樣,他沒有別的思路,或者是高新企業不愿意去,只能以犧牲環境做出代價。
其實已經很少有人去放炮了,如今的人有了手機,有了電腦,還有多少人會去外面瑟瑟發抖的放炮呢?去的人絕對沒有在沙發上搶微信紅包的多。微信紅包就一定正確么?有些人人用紅包來賭博,有些人會索要紅包,有些人無時無刻不盯著群里那點可憐的紅包。我記得微信紅包剛出來那會,我的微信群里總是在發紅包,每時每刻聊天都人被要求發個紅包。我很討厭這種行為,每當此時我會問:你沒錢么?你沒賺過錢么?紅包本來是用來增進感情的,可是無時無刻不被提起/索要,反而像一種必需,就像工作一樣令人煩悶。難道為此我們要禁絕微信紅包么?
民意是潛移默化的,不是因誰而變得,除非你是首任或者馬云這個的存在。一個改變了人類的思想,一個改變了人類的行為。很懷念年少時的歡樂,如今再也沒有那么單純的笑顏了。環保是為了造福人類,而當環保已經開始剝奪人類幸福的時候,那么和高速救狗有區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