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是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近年來,防治大氣污染成為各界關注的環保重點工作,許多地方出臺限放、禁放煙花爆竹的法規或政策措施,普通居民更多地選擇環保、文明的過節方式,主動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正在成為越來越廣泛的共識和行動。
今年是《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實施的第二個年頭,北京煙花爆竹禁放版圖再度擴大,五環路內(含五環路)仍實施全面禁放,五環路外在大興區、延慶區、昌平區增劃了禁放區域。今年北京市共許可煙花爆竹零售點37家,比去年減少50家,降幅為57.5%;煙花爆竹備貨共計4萬箱,比去年減少3.5萬箱,降幅為46.7%。
不獨北京,近年來全國多地限放、禁放。山西臨汾、運城和陜西西安、渭南等地是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今年春節,這一帶雖然年貨市場琳瑯滿目,但很難看到花炮的影子。在陜西“花炮之鄉”蒲城,2012年全縣有122家煙花生產企業,近10萬從業者,如今花炮生產企業減少至50家,相關從業者銳減至2萬多人。在全國“花炮之鄉”湖南瀏陽,由于近幾年國內煙花爆竹銷量銳減,一些具有出口資質的煙花企業不得不將業務重心轉向國外市場。
在在上述“成績”中看到了,各地禁放煙花爆竹工作的繼續發力,沒有絲毫放松和懈怠,同時也在防止出現任何形式的反彈。一方面,從環保方面看,禁放煙花爆竹正在逐漸擴大范圍,從城市核心區、市區擴充到更廣大的郊區、農村地區。另一方面,從安全方面看,各地禁放煙花爆竹正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