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2013年工作部署,2013年危化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化國發〔2010〕23號、國發〔2011〕40號文件落實,積極推進危化品和煙花爆竹行業領域安全發展,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為主線,圍繞深化“打非治違”、強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認真組織專項整治三項中心工作,狠抓重點工作的落實,保持事故總量繼續下降,有效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努力杜絕重大以上事故,繼續推動兩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危化品安全監管重點工作
(一)繼續深入開展危化品領域“打非治違”工作。(1)督促地方繼續開展危化品領域“打非”工作,重點打擊危化品非法建設、生產、經營行為,建立“打非”工作長效機制;開展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審批情況專項檢查,重點查處未批先建、重大變更不履行安全審批手續等非法違法行為。(2)各地要利用好“12350”監督舉報電話,并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認真查處非法違法行為,定期公告非法違法企業名單。(3)督促危化品企業嚴格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深入開展“治違”工作,重點治理“三違”行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使危化品企業“治違”工作常態化和規范化。
(二)深入開展提升危化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專項行動。地方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工業信息和住房建設等部門認真完成專項行動2013年部署的各項工作。(1)完成未經正規設計的在役化工裝置安全設計診斷工作。(2)對已完成危險化工工藝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工作的企業開展專項檢查,確保改造質量和使用效果。(3)涉及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生產裝置和設施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工作完成40%以上。(4)涉及重點監管危化品的生產裝置和設施以及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工作完成50%以上。(5)開展《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3號)落實情況督導,基本完成城區危化品輸送管道的普查和建檔工作。(6)城區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化工和危化品企業全面開展定量風險評價,推動城區安全風險大的企業搬遷工作取得新進展。
(三)繼續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工藝落后的化工和危化品企業。(1)對于氯堿、合成氨、電石等產能明顯過剩的高危行業,通過提高并嚴格執行安全準入標準,進一步淘汰工藝落后、不滿足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提高本質安全水平。(2)進一步加強“兩重點一重大”的安全監管,督促企業盡快完成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改造,對無能力按期完成改造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3)綜合利用專項整治、行政許可、安全生產標準化、事故查處等手段,加快淘汰安全沒有保障的化工企業。
(四)繼續推動危化品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1)危化品企業要切實注重并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質量,用好危化品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系統。逾期沒有達標的危化品企業不得申請換發安全生產許可證,應明確其整改達標的時限。在規定時限內仍不能達標的企業,由發證機關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當地安全監管部門提請縣級以上政府予以關閉。(2)細化重點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大力培植一級標準化企業。(3)以安全生產標準化中的安全風險管理為重點,貫徹執行《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查排查治理實施導則》(安監總管三〔2012〕103號),進一步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常態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及時消除事故隱患。(4)督促企業認真落實《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0號)、《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3號)的有關規定。(5)強化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直接作業的安全標準,有效防范直接作業環節爆炸和中毒窒息等事故的發生。(6)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操作人員技術素質;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安全負責人必須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7)全面加強化工生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積極采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廣應用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術,提高管理水平。(8)中央化工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力度,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進度,加大安全投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嚴格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率先應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適時召開中央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座談會。
(五)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危化品安全監管。
1.從源頭加強安全監管。(1)各地要加快實施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尚未制定規劃的地區要盡快完成規劃編制工作,確保新建危化品建設項目全部進入符合規劃的化工園區。(2)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管理,各地要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12〕37號),結合本地化工園區實際,認真做好化工園區的規劃與建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一體化管理示范化工園區建設。(3)會同住房建設部門研究加強化工設計管理的具體措施,起草加強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的通知,規范安全設計行為,提高安全設計質量;對由于設計不完善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法嚴肅追究企業和設計單位的責任。(4)各地要認真貫徹新制定修訂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針對當地危化品安全生產的特點,修訂完善相關安全許可工作細則,規范工作程序,細化許可條件,嚴格安全審查,嚴把危化品生產、經營、使用許可準入關口。開展完善危化品安全許可范圍和項目的調研工作。
2.認真履行危化品綜合監管職責。(1)完善危化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認真組織落實危化品安全監管部際聯席議定事項;會同教育部制定加強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2)繼續推動蘇浙滬三省市、北京等七省區市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聯控機制建設。(3)組織召開全國電石生產重點地區安全監管協作組工作會議。(4)充分發揮專業協會、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等支撐單位作用。
3.夯實各項基礎工作。(1)積極開展化學品危險性鑒別分類工作,開展危化品登記工作專項檢查,進一步完善國家化學品安全數據庫。(2)統籌設計危化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總體框架,結合“金安”工程,以行政許可網上申請和審批為突破口,加快推進相關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3)積極做好危化品安全科技“四個一批”項目及“高含硫油品加工安全技術”課題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4)加強國際化學品安全管理戰略研究,積極推進中歐安全生產合作等國際交流合作項目。
(六)加強危化品安全監管法規標準體系建設。(1)各地要大力開展危化品安全法規標準宣傳培訓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頒布的配套部門規章。(2)各地要做好《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7號)實施工作。(3)盡快出臺《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管理辦法》,研究制定《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監督與管理暫行規定》(暫定名)、《化工安全生產禁令》等部門規章。(4)加快《危險化學品目錄》及其應用指南文件制定工作。(5)研究制定《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編制導則》以及涉及光氣生產、化工過程管理、化工企業泄漏管理等方面安全管理的規范性或指導性文件。(6)制定《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術應用指南》和《化工企業安全保護措施分析應用指南》等安全管理技術標準。
三、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重點工作
(一)持續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工作。(1)加大對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的查處力度。認真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依法加強對涉嫌犯罪的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刑事責任追究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2〕116號),加強與公檢法機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刑事責任追究的震懾作用。(2)不斷完善煙花爆竹“打非”工作體制機制。通過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協作聯動機制,進一步落實責任,聯合執法,形成合力;切實落實縣、鄉兩級政府及村委會的“打非”責任,通過定期排查、不定期抽查、舉報獎勵等方法措施,把“打非”工作落到實處。(3)學習借鑒湘贛、豫皖地區煙花爆竹“打非”聯動機制的工作經驗,指導、推動其他重點地區研究建立煙花爆竹“打非”聯動機制,有效發揮跨地區、多部門聯合、聯動“打非”的積極作用。(4)繼續深化煙花爆竹企業“治違”工作。強化對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突出違法違規行為的治理,重點治理“三超一改”、轉包分包、委托加工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大處罰力度,促使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二)深入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治理。(1)全面開展黑火藥、引火線專項治理。嚴格黑火藥和引火線的安全生產條件,科學規劃、合理布設黑火藥和引火線生產企業,并會同公安等部門加強黑火藥和引火線包裝、流向和道路運輸的監管。(2)繼續深化禮花彈專項治理。宣傳貫徹落實《禮花彈生產安全條件》(AQ4121-2012),組織禮花彈生產企業對照標準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減少禮花彈生產企業數量,并會